儿子出生900天,家住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华阳佳园的居民和先生,为儿子写了479篇共计60万多字的日志。此外,还拍下了5000多张图片,以此记录儿子美好的成长历程。为此,和先生在网上颇受网友的追捧,他也被朋友们称为“南京版超级奶爸”。
都说养儿难,和先生却利用工作空暇时间,写就如此之多的文字,颇为不易。和先生告诉记者,他也曾几度想放弃,但是家人和网友的期待,特别是自己远在江西老家70多岁的双亲,每每通过看日志了解孙子的一举一动,让他坚持了下来。
本报记者 梅建明
60万字日志上网
引来留言上万,网友称他南京版“超级奶爸”
你知道曹雪芹写的《红楼梦》前80回有多少字吗?答案是61万字。然而,南京这位姓和的孩子他爸,竟然在两年半的时间里,写出了60万字的日志,记录儿子的成长足迹。而记者在其日志的留言上看到,不少网友惊赞和先生为南京版“超级奶爸”。
60万字,479篇,900天……算起来,和先生平均1.8天写1篇,而每篇的字数平均1250字左右。“真是不容易,不仅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细微成长变化,还要行之于笔端,这不仅需要有妈妈般的细心和耐心,还要有文学家的笔触。”一名网友说,他就是南京版的“超级奶爸”啊!
“牛牛(孩子的小名)体形是越来越发福了,抱在手里越来越沉了。有时想想,就当是练哑铃了。胖乎乎的哑铃,呵呵,感觉很好。”如此形象生动的比喻,更是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。而记者从前浏览至后,每篇日志都有网友点击观看,前后浏览达数万人次之多,而留言更是多达上万人次。
记录孩子点滴
从衣食住行到性格塑造,边写边总结教育的得失
“牛牛的成长,除了体重外,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尿不湿。最初的一个月,用的是NB码的。后来给他换了S号的。刚换时,还感觉S号挺大的,小屁屁包进去还有富裕空间。如今不行了,明显紧巴巴了,呵呵,里面的空间要小多了。看来马上要换M号了。”和先生在日志中这样写道。
“如果不是亲身经历,身体力行地照顾小宝宝,肯定是不知道这么细的。”一位网友这样说。而和先生告诉记者,他过去写日志,还只是自娱自乐,后来关注的人越来越多,就成为一种动力了。“他们都非常喜欢看,一开始还只是写着玩的,一两百字就成一篇了,渐渐地,儿子身上表现的乐趣越来越多,文字也就不断增加。很多点点滴滴的细节,就凭借着一天天的观察,找到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细节,写下来,就乐趣无穷。”和先生说。
而记者看到,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,和先生的日志内容也从开始单纯的衣食住行,进入到孩子性格的培养了。到后面,他在写日志的时候,已是对孩子成长的不断总结,哪些是孩子进步的地方,哪些是孩子做得不好的,需要改进。“一旦沉下心来写的时候,就会认真去想,去总结,然后培养的方式就会有变化。”和先生说。
曾经几度想放弃
7旬父母的期盼和朋友的关爱“力挺”着他
和先生说,从儿子出生开始,他就想写下儿子的成长历程。写这些日志,完全是利用工作空暇时间写的。有时,下班回来,照顾孩子,又累又乏,也曾经几度放弃,但是家人的动力促使他一直坚持了下来。
已近不惑之年的和先生说,他也算得上是中年得子,因此,特别疼爱儿子,但又怕因为溺爱而造成教育误区,写日志也是总结思考的一个过程。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自己的父母亲远在江西老家,今年都70多岁了,身体的原因不能来到南京照顾或者看望孙子。而每天上网看儿子写孙子的日志,还有不时上传的照片,成为老人们了解孙子的一扇重要窗口。
“我母亲今年74岁,父亲78岁了,他们由家里的亲人教会了上网,几乎每天都要上网看这个孙子,一篇都不落下。”和先生说。
此外,还有妻子及其家人的压力,因为喜欢看他的日志,他只要稍微有些懈怠,妻子等人就催促了。还有一些朋友喜欢看。“有时也想,这也算是一种成就感,毕竟能像我这样的超级奶爸,也是屈指可数的。”和先生笑着说。
等儿子长大后
准备将日志整理成书,送给他作为纪念
天天写,有没有记流水账的感觉呢?和先生告诉记者,儿子小的时候,一个月、两个月都是那个样子,有点这种感觉,但后来就开始转型了,具有故事性了。
“每篇都是一个个故事,比如第一次会笑,我觉得这还是需要靠敏锐的观察力,以及对孩子的喜爱。其实核心一点,就是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。”和先生告诉记者,现在很多父亲都放弃了陪孩子一起成长的权利,成长的快乐。他则认为,事业上成功是快乐,多挣钱提高生活水平是快乐,但陪孩子一起慢慢成长,也是一种快乐,而这种快乐现在却常常因为工作或者生活的压力而被人忽视。
和先生说,写了这么多,很多朋友建议他的日志可以出书。对此,和先生称,等有条件了,等孩子长大了,一定要出书。“当作孩子成年的礼物送给他,这也包含着对儿子的爱,希望给他留点纪念。”和先生如此说道。
“超级奶爸”的一则日志
教育孩子就像
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
上帝给我一个任务,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。
我不能走得太快,蜗牛已经尽力爬,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。
我催它,我唬它,我责备它,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,仿佛说: [人家已经尽了全力!]
我拉它,我扯它,我甚至想踢它,蜗牛受了伤,它流着汗,喘着气,往前爬。
真奇怪,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?
“上帝啊!为什么?”
天上一片安静。
“ 唉!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!”好吧!松手吧!
反正上帝不管了,我还管什么? 任蜗牛往前爬,我在后面生闷气。
咦?我闻到花香,原来这边有个花园。
我感到微风吹来,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。
慢着!我听到鸟声,我听到虫鸣,
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。
咦?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?我忽然想起来,
莫非是我弄错了!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。
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。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,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,然而,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。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,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,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,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,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,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。给自己留一点时间,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,这其中成就的,何止是孩子。
编辑者:广州家教网(www.gzqhjj.com)